歷史名琴與名家:鋼琴篇  

本書定價:600元,現在到洛奇提琴購買本書,即享獨家優惠價500元,學生憑學生證可享450元。數量有限!!!

鋼琴大師德穆斯(Jorg Demus) 說:「學習古典音樂,深入的欣賞音樂,必須要瞭解作曲家的背景。」因此要研究作曲家本身的書、信件及別人為他寫的傳記。但,有一點更重要的是—要研究作曲家所作的作品與他們所使用的樂器。他說:「作曲家的作品與他們的樂器,有非常密切的關係。」

  本書論述鋼琴及其演進歷史:從鋼琴的發明、由來,到近乎完美的現代鋼琴,列舉敘明300 年來的改良演進過程中,重大貢獻的製琴名家,也公正不偏的敘述指出諸歷史名琴各自所獨具的特色優點。本書是台灣史上第一本( 也是迄今唯一) 論述介紹鋼琴的書籍。

  相信是目前愛樂大眾欣賞音樂,與音樂科系學子研習鋼琴及其音樂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。鋼琴「製琴名家」之外,本書也以「樂人樂事」的方式敘述介紹了鋼琴「演奏名家」,讓讀者瞭解諸名家的音樂觀與演藝詮釋風格。數位生理殘障音樂家的堅毅奮發精神,足資青年人勵志。

  熱心樂教推展卓然有成的同志蔣理容老師之敦促;女兒陳珮儀( 旅居舊金山,小提琴教師,室內樂團The Arte Trio 小提琴演奏者) 的孝思,為邁入耄耋之齡的老父出書;以及自年少時代投身樂教推展工作就長年鼓勵支持( 尤其日文資料的協助翻譯) 的老姊— 作家南藍( 陳詠娟),都令我銘感。

陳義雄2011.11.3

一覽鋼琴偉大的誕生 一窺音樂大師的丰采

  本書論述鋼琴及其演進歷史。從鋼琴的發明、由來,到近乎完美的現代鋼琴,列舉敘明300年來的改良演進過程中,重大貢獻的製琴名家,也公正不偏的敘述指出諸歷史名琴,各自所獨具的特色優點。

  本書是台灣史上第一本(也是迄今唯一一本)論述介紹鋼琴的書籍。相信是目前愛樂大眾欣賞音樂,與音樂科學子研習鋼琴及其音樂不可或缺的參考書籍。

  除鋼琴「製琴名家」之外,本書也以「樂人樂事」的方式敘述介紹了鋼琴「演奏名家」,讓讀者瞭解諸名家的音樂觀與演藝詮釋風格。其中數位生理殘障音樂家的故事及他們堅毅奮發的精神,足資青年人勵志。

作者簡介

陳義雄

  彰化永靖人。古典樂、樂教推展工作者。永靖小學畢業後赴台北就讀建國中學。因與舅舅同住常隨表哥聆聽78轉的唱片而開始接觸古典樂,同時亦學習小提琴,師事台灣省立交響樂團(今國立台灣交響樂團)首席黃景鐘。後就讀淡江英專(今淡江大學)五年制之英語專修科實驗班畢業,又插班東吳大學英語學系。英語閱讀能力之培養,對他日後從事古典樂的各種推廣活動幫助甚大。

  1960年代起,他開始一連串的音樂雜誌編輯工作,並籌辦各大小音樂會。1966年接任《愛樂月刊》無給職主編長達十年,出版各類音樂書籍。1974年與林宜勝共掌「樂府音樂社」(台灣史上最早的音樂機構之一),至2002年為止營運近四十年,不僅在台北與台灣各大城市推動音樂會、引薦國際級演奏家,亦承辦過如陳郁秀、陳秋盛、蕭泰然等許多台灣重量級音樂家之音樂會。此外,也對豎琴教育的推廣不遺餘力。

  從1960至1980年代,陳義雄可謂為古典樂在台灣傳播的重要推手之一,正如《台灣音樂百科辭書》所評:「古典音樂在台灣的傳播,從初始到步上軌道,陳義雄的貢獻相當深遠。」

  摘引自《台灣音樂百科辭書》「陳義雄」詞條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occhivioli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